YangBo 历险记(YangBo Adventure)

indienova.com/game/yangbo-adventure

行政大楼、学生餐厅,每一栋大楼都有不同的游戏内容、剧情和环场影片,玩家可以在游玩中就可以了解到朝阳科技大学的特色……上架到 Steam 上的原因是一方面为了完成我们小组的梦想,另一方面也是借由此游戏来推广我们朝阳科技大学的特色……这是我们第一次游戏,游戏里还有许多不完整之处请各位多多包容

我们和《埃萨之子》的制作组聊了聊

indienova.com/indie-game-news/interview-of-lyncas-game-studio/

初看艺术风格,与 Banner Saga 很相似,这种风格的灵感来自哪里?……在制作《埃萨之子》中,最需要花心思设计的部分在哪里?……以靠爱发电为主,独立开发经济上比较困难,所以希望能找的是对我们的游戏有兴趣愿意一起开发的伙伴,时间较为宽裕的大学在校生或者纯粹爱好者可能会比较合适

达瓦里希:回廊序章的开发日志以及我个人的一些感觉

indienova.com/u/z1748745252/blogread/26641

一个苦逼的大学生带着一群更苦逼的大学生,做着十分苦逼的事 首先拿肯定是开发日志,其实写这玩意的时候我们已经陆陆续续的做了得有俩礼拜了吧……最开始这东西可真的事一腔热血,想着,反正也没啥事干游戏呗,结果还没开工两天,卡住了,我们好像都多少会点建模……取消了绿光,我都傻了,要额外交100美金,emm别觉得一百美金不多,这就跟你去淘宝买东西,几千块的玩意呼呼的

武一@米豆音乐:米豆音乐创作室,专业声效设计与制作

indienova.com/u/red697/blogread/31112

游戏声效设计与制作、中日英文配音与翻译,都可,欢迎详询。……Capital Pte LtdGameCloud橙光游戏爱玩科技恺英网络厦门易玩光游网络猫爪网络火神科技嘉丰永道上海拟酷上海掌兴成都聚众互娱游戏谷厦门游动上海元起网络折扇网络……&腾讯)《英魂之刃》微端版+口袋版 ALL英雄角色+皮肤+系统配音 *(龙&腾讯)电影

太古魔渊(Taigu Abyss)

indienova.com/g/Taigu-abyss

团队介绍大家好,我是《太古魔渊》的小白制作人Ivan(兼策划,数值,UI等等。。……,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制作经验的多年游戏从业者,一直想着一款不坑而又好玩的游戏,但是又担心自己做不来,一直纠结各方各面的东西……而且游戏没什么好看的特效,角色也是找的大学生画的,虽然比较粗糙,但至少还算合格的,毕竟金钱限制了所有想象

JYJY:Risk of Rain 2 公布了!

indienova.com/u/jyjy/blogread/2696

子弹似乎能自动锁定敌人从演示可以看出,被操控的角色为commando指挥,正在与我们熟悉的敌人——鬼火酣战中……指挥正在远处与石像战斗目前的演示中,我们看见了许多初代出现的经典敌人。……初代的首关——desolated desert后记Hopoo Games最初是由两名华盛顿大学生创建的

无有时代:试玩版之后,还是试玩版

indienova.com/u/a630042336/blogread/34037

先提一下让我意外的好评吧,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真实”“代入感强”“题材新颖”,怎么说呢,青春、大学、……讲真,我还挺喜欢这个名字的,朴实又亲切的感觉,我也就干脆把“无有制作组”改为“煎饼制作组”,“无有”这名字有点太装了……犹记得当年在大学的时候,同学就跟我说“别中学的咯,看看什么时候大学的游戏,讲讲我们”,我随后一答

小组帖子:试玩版之后,还是试玩版

indienova.com/groups/post/102505

先提一下让我意外的好评吧,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真实”“代入感强”“题材新颖”,怎么说呢,青春、大学、……讲真,我还挺喜欢这个名字的,朴实又亲切的感觉,我也就干脆把“无有制作组”改为“煎饼制作组”,“无有”这名字有点太装了……犹记得当年在大学的时候,同学就跟我说“别中学的咯,看看什么时候大学的游戏,讲讲我们”,我随后一答

小组帖子:试玩版之后,还是试玩版

indienova.com/groups/post/102506

先提一下让我意外的好评吧,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真实”“代入感强”“题材新颖”,怎么说呢,青春、大学、……讲真,我还挺喜欢这个名字的,朴实又亲切的感觉,我也就干脆把“无有制作组”改为“煎饼制作组”,“无有”这名字有点太装了……犹记得当年在大学的时候,同学就跟我说“别中学的咯,看看什么时候大学的游戏,讲讲我们”,我随后一答

《她毕业了》第一篇开发日志:试玩版之后,还是试玩版

indienova.com/indie-game-development/the-third-development-log-of-gone/

后来,我干脆把“无有制作组”改为了“煎饼制作组”,“无有”这名字有点太装,还是尽量朴素,不要增加理解难度为好……当我一遍遍回望大学时的照片与经历、一遍遍去感受作品时,我慢慢意识到创作是一个释怀、和解的过程。……犹记得当年在大学时,同学就跟我说“别中学的咯,看看什么时候大学的游戏,讲讲我们”,我随后一答“有机会就做咯

版本:Early Access


总页数:50


本次查询耗时:0.083 秒(地球人时间)